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母乳性黄疸是一种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中常见的黄疸类型,通常在出生后的一周开始显现,并可能持续至2-3个月。
2.其发生机制与母乳中的某些物质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处理有关,但这些物质对婴儿无害。
3.临床上母乳性黄疸较少达到需要蓝光照射的程度,除非黄疸水平过高,存在病理性因素或出现其他症状。
4.蓝光照射是针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标准治疗方法,通过改变胆红素的结构使其更易排出体外,但对于单纯的母乳性黄疸通常不被推荐使用。
母乳性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干预,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继续母乳喂养和定期监测黄疸水平即可。如果黄疸程度严重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咨询专业医生以排除潜在的病理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