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活动度反映了炎症的严重程度。活动度通常通过一系列临床指标来衡量,如关节肿胀和疼痛、血液标志物(例如C反应蛋白)、患者全球评估以及功能评分等。这些指标常用于组合成疾病活动度评分,如DAS28评分,帮助医生从整体上评估患者病情。
2.临床缓解是指疾病症状的显著改善甚至消失,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功能。达到临床缓解通常意味着炎症被有效控制,关节损伤减缓或停止。临床缓解是治疗的主要目标,通过监测疾病活动度评分的逐步降低,能够评估患者是否接近或实现临床缓解。
3.疾病活动度的管理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方面,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炎症。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显著降低疾病活动度,从而助于达到临床缓解。
当疾病活动度持续下降并达到一定标准时,患者可能会进入临床缓解期,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及时监测和调整治疗策略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