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针灸靶点选择:常用的穴位包括悬钟(胆经)、丘墟(胆经)以及昆仑(膀胱经)等。这些穴位与外踝区域的肌肉和神经有直接联系,有助于缓解局部疼痛。
2.刺激方法:通常采用直刺或斜刺的方法,具体深度和角度由针灸师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调整。一般在每个穴位上留针20-30分钟,以确保足够的刺激效应。
3.治疗频率:通常建议每周治疗1-2次,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总的疗程次数。一般经过4-6次治疗后可见显著效果。
4.安全事项:进行针灸时需要确保使用无菌针具,并由经过认证的专业针灸师操作。患者应告知针灸师所有的健康状况,包括其他正在接受的治疗,以避免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合理应用针灸可以有效缓解外踝关节的疼痛症状,同时结合日常适度的运动和休息,将有助于更好地恢复关节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