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残留物癌检测是如何进行的

2025-08-1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血液残留物癌检测是一种通过分析血液中的癌症相关分子和细胞来进行癌症筛查和诊断的技术。这种方法被称为“液体活检”,主要是通过检测循环肿瘤DNA或循环肿瘤细胞等生物标志物。

1.样本采集:这种检测首先需要收集患者的血液样本。通常只需少量血液,约10-20毫升即可满足检测需求。

2.样本处理:采集到的血液后,通过离心技术将血浆与其他血细胞成分分离,以便更好地提取其中的ctDNA或CTC。

3.标志物检测:通过高敏感度的分子检测技术,如数字PCR或下一代测序技术,对血浆中的ctDNA或CTC进行分析。这些技术可以识别出特异性突变、基因扩增或重排等与癌症相关的遗传信息。

4.数据分析:检测结果会生成大量数据,这些数据需要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癌症及其具体类型、阶段等信息。

5.临床应用:液体活检不仅用于早期癌症筛查,还能够动态监测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它也有助于发现传统组织活检难以检测到的癌症复发和转移。

液体活检具有非侵入性、快速、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但目前仍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组织活检。其准确性和特异性在某些情况下受到限制,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常常作为补充手段。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