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静脉溶栓:这是通过注射药物来溶解血栓,恢复血流的一种方法。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若症状出现在4.5小时内,可使用阿替普酶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有研究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功能预后,减少长期残疾率。
2.机械取栓:这是通过介入手术直接取出血栓的一种方式。对于症状发作在6至24小时内的患者,尤其是那些静脉溶栓无效或禁忌者,可以考虑机械取栓。有数据显示,机械取栓的成功率高达80%以上,且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和严重残疾率。
3.辅助治疗:在进行上述主要治疗措施的同时,还应进行综合管理,如控制血压、血糖,防治并发症,以及康复治疗等,以改善整体预后。
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是关键,应尽量在黄金时间窗口内进行血管再通治疗,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神经损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