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病变部位:
肺炎主要是指肺组织,特别是肺泡内发生感染。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
支气管肺炎(也被称为小叶性肺炎)主要影响支气管及其周围的小叶肺组织。这种类型的肺炎通常从支气管开始扩散到相邻的肺泡。
2.发病机制:
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等病原体直接进入并感染肺泡引起。
支气管肺炎常因支气管内的分泌物滞留,导致支气管内的病菌上行感染,并进一步扩散到肺的小叶和肺泡。
3.影像学表现:
在胸片或CT扫描中,肺炎表现为一个或多个肺段的大面积密度增高的阴影。
支气管肺炎在影像学上表现为斑片状、不规则的小叶性阴影,常见于多处肺段,分布较为弥散。
4.临床症状:
肺炎患者常表现为高热、咳嗽、痰多且黏稠、胸痛以及呼吸困难。
支气管肺炎的症状包括持续的咳嗽、咯脓痰、低热、气喘和一般疲劳感。由于炎症集中在支气管,支气管肺炎患者的喘息音和啰音可能更为明显。
5.治疗方式:
对症治疗方面,两者都需要抗生素、退烧药和止咳化痰药物。但是,选用的抗生素类型和剂量可能有所不同,视具体病原体而定。
支气管肺炎由于涉及支气管,有时需要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者雾化吸入治疗,以改善支气管通畅性。
肺炎和支气管肺炎虽然在基础特征和治疗方法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病变部位、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及具体临床表现上却有明显差异。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更有效地诊断和治疗这两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