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基本定义:食管裂孔是横膈肌上的一个开口,食管通过这个开口将食物从咽部运送到胃部。正常情况下,食管裂孔的大小刚好够食管通过,并能防止胃内容物反流。
2.病理机制:
当食管裂孔过度增宽时,部分胃可以滑入胸腔形成所谓的食管裂孔疝。
这种情形会破坏食道下端括约肌的功能,从而引起胃酸反流(即胃酸逆流回食道),造成灼热感、烧心等症状。
3.临床表现:
胃食管反流病(GERD)症状,包括胃酸倒流、胸骨后灼热感、吞咽困难等。
其他症状可能包括嗳气、腹胀、恶心、呕吐、甚至胸痛。
4.引起原因: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加,横膈肌及其周围组织可能会变弱。
肥胖、妊娠、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情况。
先天性因素或外伤也可能导致食管裂孔增宽。
5.诊断方式:
钡餐造影:通过吞服含有钡剂的液体,在X光下观察食管和胃部结构变化。
内窥镜检查: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食管和胃连接处的状态。
胸部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MRI)。
6.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进食后立即躺下、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减轻体重。
药物治疗:抗酸药、质子泵抑制剂等。
手术治疗: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修复增宽的食管裂孔。
食管裂孔增宽是一种常见且可以管理的情况,但若未能及时处理,可能会带来长期的不适和并发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预防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