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痔疮: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大约50%的成年人在50岁之前都会经历痔疮问题。痔疮是一种肛门周围静脉的肿胀和发炎,常引起排便时的出血。
2.肛裂:肛裂是肛门皮肤的小裂口,可以导致剧烈疼痛和少量出血。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慢性肛裂,需要手术治疗。
3.肠息肉或肿瘤:肠道内的息肉可能会出血,长时间未处理的息肉有恶变为癌症的风险。结直肠癌是第三大常见的癌症,每年全球新增病例超过180万。
4.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些疾病会导致肠道慢性炎症,引起腹泻、腹痛和便血等症状。约有0.2%的全球人口患有这类疾病。
5.感染:细菌感染如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等会引起急性肠炎,导致腹泻和便血。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例因这些感染导致的肠炎病患者。
出现便血时,不可掉以轻心。需要根据出血量、频率及伴随症状进行评估。如果便血持续或伴随其他如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详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