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焦虑和压力:咬指甲是一种常见的自我安抚行为。研究表明,大约28%到33%的儿童和45%的青少年有咬指甲的习惯。这种行为可能由紧张、焦虑或压力引起,通过咬指甲能够暂时缓解这些负面情绪。
2.强迫症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一些人咬指甲是因为强迫症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这些人群中,咬指甲的比例更高,分别为36%和20%。这种行为可能成为一种重复性的、难以控制的习惯。
3.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咬指甲习惯的人,后代也更容易养成这种习惯。研究发现,双胞胎中的一方如果咬指甲,另一方也有较高的几率会有相同的行为,这表明遗传因素在其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4.其他心理因素:自卑感、无聊和孤独等情感状态也可能导致咬指甲。这些情感状态会促使个体寻找自我安慰的方式,其中之一就是咬指甲。
咬指甲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而不是因为缺乏某种营养元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关注心理健康,减少压力和焦虑,同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