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碘131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常用于治疗甲亢(过度活跃的甲状腺)或甲状腺癌。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放射性辐射破坏甲状腺组织,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产量。
2.在治疗过程中,约80%至90%的患者甲亢症状会显著改善或完全消失,通常在治疗后的数周到数月内见效。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即甲减,需要终生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
3.研究表明,服用碘131后,局部副作用较常见,包括颈部肿胀、咽喉疼痛和唾液腺炎等。多数此类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缓解。
4.全身副作用虽然较少见,但仍需注意,例如恶心、胃肠道反应以及疲倦感等。
5.长期来看,碘131治疗后的患者罹患二次癌症的风险有所增加,尽管风险相对较小。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指出,接受碘131治疗后10至20年内,相关癌症风险略有上升。
6.由于碘131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建议患者在治疗后的最初几天内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以减少对他人的辐射暴露。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进行碘131治疗,以避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潜在危害。
服用碘131后,患者需要定期随访监测甲状腺功能,并按照医生建议进行必要的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