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怎么贴,贴什么穴位

2025-01-1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三伏贴是一种中医外治疗法,主要用于调理和改善慢性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增强体质。通常在“三伏天”进行,即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因为这段时间体表气血较旺盛,有助于药物渗透。

1.贴敷时间:一般选择在初伏开始,每隔10天贴一次,共3次,有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到4至5次。

2.穴位选择:三伏贴常用的穴位包括: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肺俞穴:背部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脾俞穴: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旁开1.5寸。

膏肓俞:第四胸椎棘突旁开3寸。

天突穴:胸骨上窝中央。

3.药物成分:三伏贴的药物组成因疗效需求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多以具有温经散寒、宣肺化痰作用的中药为主,如白芥子、细辛、甘遂等。

4.贴敷方法:将药物制成膏状,置于特定穴位,用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敷时间通常控制在30分钟至2小时,根据皮肤耐受情况调整。

使用时需注意:皮肤过敏者慎用,避免在有伤口、溃烂或感染部位贴敷;儿童及敏感肌肤人群需短时间试贴以观察反应。如果出现强烈的不适或严重的皮肤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