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真性腰椎滑脱:
起因:通常由椎弓峡部裂或缺损导致。这可能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后天外伤引起。
病理:由于椎弓峡部的断裂,导致上部腰椎向前移位,称为“峡部裂性滑脱”。
流行病学:多见于青少年和年轻人,特别是在运动员中较为常见。
临床表现:包括下腰痛、活动受限、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2.假性腰椎滑脱:
起因:常与椎间盘退变和关节退行性改变有关,是一种继发性疾病。
病理:并没有椎弓峡部的断裂,而是由于椎间盘和小关节的退化导致椎体之间的不稳定性,最终导致椎体的滑脱。
流行病学:多见于中老年人,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改变有关。
临床表现:类似于真性滑脱,也可以表现为下腰痛、坐骨神经痛等,但通常进展较为缓慢。
二者的区分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真性腰椎滑脱多需要通过手术修复椎弓峡部,而假性腰椎滑脱则更多依赖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和药物管理。在遇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获得准确诊断和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