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发病年龄和风险
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壮年,尤其是男性,发病年龄通常在15至30岁之间,20岁正处于高发阶段。根据流行病学数据,该病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1%至0.2%,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风险更高。
2.临床症状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
慢性腰背痛:持续3个月以上,休息后加重,活动后缓解;
晨僵现象:早晨起床后腰背部僵硬,持续时间较长;
关节疼痛:骶髂关节常是首发部位,伴有臀部或下肢放射痛;
外周关节受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膝、踝等外周关节疼痛。
3.确诊依据
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
骶髂关节影像学改变:X线片可见关节炎性改变,MRI在早期有较高的敏感性;
HLA-B27基因检测:约90%的患者呈阳性,阳性者更易确诊;
炎性指标升高:如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加;
国际诊断标准:包括2010年ASAS标准或1984年改良纽约标准。
4.与其他疾病鉴别
与腰椎间盘突出、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进行鉴别是确诊的重要步骤,避免误诊。
20岁确诊强直性脊柱炎并不罕见,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延缓疾病进展并改善生活质量。建议及早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