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头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024-11-2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留置针头是一种常用于静脉输液的医疗器械,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一个柔软的小管(即导管)插入患者的血管,以实现长期或反复的药物输注和抽血操作。这个设计可以减少多次穿刺带来的不适和潜在风险。

1.穿刺阶段

留置针头由一个带有塑料护套的金属针组成。金属针的作用是帮助穿刺皮肤和血管壁。

当金属针成功进入血管后,通过透明的塑料护套可以看到回血,确认进入血管。

2.导管留置阶段

一旦确认进入血管,金属针被缓慢抽出,留下柔软的塑料导管。这一过程要确保导管稳固地留在血管内,不发生移位。

3.固定与使用阶段

导管留置后,需要用透明胶带固定在皮肤表面,以防止滑动。

通过导管末端的注射口,可以直接连接输液管或注射器,实现药物的输注或者抽血。

4.维护和更换

导管放置后需要定期检查和清洗,以防止感染、堵塞等问题。一般情况下,留置针头的使用时间不应超过72至96小时,但具体情况取决于临床需求和医院的规章制度。

留置针头有效地减少了病人因多次穿刺而产生的不适和风险,但同时也需要严格的护理和监控,以确保其正常功能和避免并发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