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心理因素:摔倒后,老人可能会因为疼痛、惊吓或紧张情绪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从而引起膀胱活动增加,导致小便频繁。这是一种自然的应激反应。
2.泌尿系统损伤:摔倒可能导致下腹部或腰部受伤,进而影响泌尿系统。例如,骨盆骨折有时会压迫或损伤膀胱和尿道,造成排尿次数增多或者失禁。
3.药物作用:摔倒后,老年人可能被给予止痛药、抗焦虑药等,这些药物有时会引起副作用,如利尿作用,从而导致小便次数增加。
4.感染风险:摔倒后如果有皮肤破损或其他创伤,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若感染波及泌尿系统(如尿路感染),也会导致小便次数增多,伴随有烧灼感或排尿困难等症状。
5.基础疾病:老年人本身可能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情况在摔倒后的应激状态下可能加重,影响到排尿功能。例如,糖尿病患者在应激状态下可能出现高血糖,而高血糖会导致渗透性利尿,使小便增多。
6.脱水和补液失衡:摔倒后,由于疼痛或者不便活动,一些老人可能摄入的液体减少,这反过来可能引发体内电解质失衡。当医生进行补液治疗时,如果液体输入量较大,也可能导致暂时的小便增多现象。
摔倒后出现小便增多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建议尽快进行全面的医学评估,确定具体原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避免延误诊治,以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