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暴露后接种:如果曾经被疑似或确诊为狂犬病病毒携带的动物咬伤、人抓或舔到破损皮肤,应尽快启动暴露后免疫程序。在首次接种完成后,通常不需要再进行再次接种,除非再次暴露。
2.职业高风险人群:对于如兽医、实验室工作人员等长期暴露于潜在狂犬病风险环境中的人员,建议定期进行抗体滴度检测。若抗体水平下降至不足以提供保护时,则需进行加强接种,通常每隔1至2年监测一次。
3.长期旅行者:计划前往狂犬病高发地区且可能与动物密切接触的旅行者,如需要预防性接种,应提前完成基础免疫系列。如果此类旅行者在高暴露风险环境中停留时间长,可能需要依据抗体水平评估是否需要再次接种。
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再次接种需求,均应根据专业医生的建议,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和风险因素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