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频发室性早搏的定义:
每小时超过30次或24小时Holter监测记录中超过1000次的室性早搏被认为是“频发”。
室性早搏起源于心室,而非心房,并且早于正常心脏搏动发生。
2.症状和体征:
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乏力、头晕,有时甚至伴随短暂的意识丧失。
在体检中可能发现脉搏短促、不规则。
3.诱发因素:
心理压力、焦虑及疲劳均可增加室性早搏的发生频率。
某些药物(如某些抗生素和抗抑郁药)可能诱发或加重室性早搏。
电解质失衡,如钾、钙、镁水平异常,也容易引发此类心律失常。
4.诊断方法:
心电图是最常用的诊断工具,可以直接捕捉到室性早搏的特征波形。
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能够全面评估早搏的频率和分布情况。
必要时,可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排除结构性心脏病变。
5.治疗方案:
没有明显症状或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仅需定期随访观察。
对于症状严重或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控制心律。
极少数情况下,如药物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考虑射频消融手术。
频发室性早搏尽管看似威胁较小,但长期不治疗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态平稳,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是预防和管理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