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虚则补其母”:在中医中,当一个脏腑出现虚弱(能量不足)的情况时,应该先补养与之相关的“母”脏腑。五行学说认为脏腑之间存在生克关系,比如肝为木,心为火,木生火。如果肝虚,可以通过调理心来间接补充肝的能量。
2.“实则泻其子”:当一个脏腑出现实证(过盛、亢进)时,应通过泻法使其平衡,并优先选择“子”脏腑进行调理。例如,肝为木,脾为土,木克土。当肝功能过于亢盛时,可以考虑通过泻脾的方法帮助控制和缓解肝的亢进状态。
这种治疗原则基于中医对于人体状态的整体观和动态平衡的理解,通过调整相关脏腑的状态,实现身体的和谐与健康。这种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