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肌肉不使用:当身体长时间处于卧床状态时,肌肉得不到充分的锻炼。研究表明,仅仅7至10天的卧床休息即可导致肌肉质量显著下降,尤其是下肢和腰部肌肉。
2.蛋白质代谢变化:长期卧床会影响蛋白质代谢的平衡,使蛋白质的分解速率超过合成,从而引发肌肉萎缩。
3.血液循环不足:持续卧床可能导致局部血流减少,影响肌肉组织的营养供应,加剧萎缩。
4.骨骼肌健康受损:长期缺乏负重活动(如站立和步行)会对骨骼肌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加速肌肉萎缩。
为了尽量减少肌肉萎缩风险,应鼓励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即使是在有限条件下,也可以通过床上伸展、主被动运动等方式来刺激肌肉。保持合理的营养摄入,包括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减缓肌肉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