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确定是否存在医学问题
10%的10岁儿童会出现尿床现象。
排除尿道感染、糖尿病、膀胱功能异常等医学问题。
若排除医学问题,可考虑其他非药物干预。
2.调整饮食和饮水习惯
晚上减少液体摄入,尤其是睡前两小时内不喝大量水。
避免含咖啡因的饮料,如茶和可乐,因为它们具有利尿作用。
3.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
每晚固定时间上厕所,有助于形成规律。
睡前确保孩子已经排空膀胱。
4.使用夜间唤醒治疗
使用尿床报警装置,当检测到尿液时发出提醒,帮助孩子养成自主醒来上厕所的习惯。
持续使用数月能有效降低尿床频率。
5.心理支持和行为干预
给予孩子心理支持和鼓励,避免责备和羞辱。
奖励制度:对连续不尿床的夜晚进行奖励,增强自信心。
行为疗法:通过专业医生指导进行训练,提升膀胱控制能力。
6.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利尿激素或膀胱松弛剂,但药物仅作为短期解决方案,需谨慎使用。
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状况,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干预和调整,有助于逐步解决尿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