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评估复发情况:
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明确复发部位,包括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病理检查验证肿瘤性质,如通过活检确认复发组织类型和分子特征。
2.治疗选择的决定因素:
若复发局限于盆腔,可考虑二次根治性手术;约20%-30%的患者适合这种方式。
如果出现远处转移(约50%-60%复发患者),则以全身治疗为主,例如化疗、免疫治疗或靶向药物治疗。
3.放疗和化疗的应用:
对局部复发但无法手术者,放疗联合化疗可以用于控制肿瘤生长。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可延长中位生存期至12-18个月。
全身化疗通常包括5-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疗效取决于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及肿瘤敏感性。
4.靶向和免疫治疗:
RAS/BRAF基因突变情况影响靶向治疗选择,例如抗EGFR单抗适用于RAS野生型患者。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对高频微卫星不稳定的肿瘤有效,适用人群较少但疗效显著。
5.姑息治疗和生活质量管理:
若复发广泛且无手术可能性,重视症状控制和缓解痛苦,如止痛药物、营养支持和心理辅导。
建议定期随访监测病情进展,同时加强患者家庭支持系统建设。
恶性肿瘤复发是复杂问题,应多学科团队协作评估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