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肝功能损伤:
长期胆红素偏高意味着肝细胞受损,肝脏无法正常代谢胆红素。
胆红素水平升高会引起黄疸,表现为皮肤和眼睛发黄。
黄疸表明肝脏在处理废物和毒素方面出现了问题,可能导致其他器官功能紊乱。
2.肝硬化:
持续的胆红素升高可导致肝脏纤维化,即肝脏组织被瘢痕组织替代。
肝硬化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等并发症。
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肝相关的肝硬化。
3.肝癌:
乙肝病毒感染者比普通人群患肝癌的风险高出几十倍。
长期胆红素升高会增加肝癌的发生率,因为持续的肝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可能导致细胞突变。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78.7万人的死亡与肝癌有关,其中50%以上与乙肝有关。
4.血液系统影响:
胆红素过高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这是由于红细胞破裂使得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进一步升高。
溶血性贫血会导致疲劳、乏力和免疫功能下降,影响整体健康状况。
乙肝患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及时监测胆红素水平。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和管理病情,以降低胆红素水平,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