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评估病情:
进行影像学检查,如增强CT、MRI或PET-CT,用于明确胰腺及淋巴结转移的范围。
胃镜活检病理报告及免疫组化结果是确诊的基础,进一步进行基因检测可能指导靶向治疗。
检查肝脏、肺部及其他常见转移部位的状态,以判断全身是否有更多转移灶。
了解患者的全身条件,包括营养状态、心肺功能及重要器官储备能力。
2.治疗策略:
系统性化疗:对于存在远处转移的胃印戒细胞癌,一般采用以氟尿嘧啶类药物(如5-FU)联合铂类药物(如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这种方法可以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时间。
靶向治疗:如果肿瘤表达HER2,可能使用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如果肿瘤具有MSI-H或dMMR,可以考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局部治疗:在某些情况,如转移范围局限且机体状况良好,可考虑手术切除明显的转移灶,但需结合MDT(多学科会诊)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及获益。
姑息治疗:对于恶性梗阻、消化道出血或剧烈疼痛等症状明显者,可给予针对性处理,如支架置入、止血治疗或镇痛药物使用。
3.预后与随访:
胃印戒细胞癌的侵袭性极高,尤其在存在淋巴和胰腺转移时,五年生存率相对较低。积极配合治疗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和部分患者的生存时间。
治疗后需定期随访,通过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监测复发或进展情况。
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应始终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实际病情灵活调整方案,并关注患者的心理支持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