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样本采集:从患者的肿瘤组织、细胞或液体样本中提取细胞。常见样本类型包括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穿刺抽取的体液等。
2.细胞制备:将获取的样本处理以获得单细胞悬液。这一步通常需要对样本进行酶消化和机械分离以确保细胞分散良好。
3.DNA染色:使用特定的荧光染料,如碘化丙啶,将细胞中的DNA染色。这些染料可以与DNA结合并在激光照射下发出荧光,从而允许研究人员测量DNA含量。
4.流式细胞术分析: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每个细胞发出的荧光强度,进而计算DNA含量。流式细胞术能够快速分析大量细胞,并根据荧光信号强度区分不同DNA含量的细胞群体。
5.数据解释:分析结果通常显示为DNA倍体图谱,以直观展示细胞群体中DNA含量的分布情况。例如,正常细胞通常表现为二倍体,而肿瘤细胞可能表现为非二倍体或多倍体。
6.临床意义:通过DNA定量检测,可以了解肿瘤细胞的基因组不稳定性,这对于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治疗反应以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这种检测方法为临床提供了有关肿瘤特性的关键信息,但其结果需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和病理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