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监测和初步评估: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和血红蛋白水平,以判断出血的严重程度。轻度出血可能不需要干预,但如果出现低血压或心动过速,需立即采取措施。
2.影像学检查:利用超声或者CT扫描精确定位出血部位。内镜检查也可以用来明确出血来源,这在出血量较大时尤为重要。
3.止血措施:
药物治疗:使用静脉注射止血药物,如维生素K或纤维蛋白原,提高凝血功能。
血液制品:必要时输注浓缩红细胞或血浆,以补充血容量和凝血因子。
外科干预:对于药物控制无效的严重出血,多需进行再次手术,以止血或修复出血部位。
4.病情管理与观察:出血控制后,继续密切观察患者状态,注意预防并发症如感染或再次出血。
术后出血是一种潜在的严重并发症,早期识别和快速处理至关重要。通过综合应用药物、影像以及手术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和处理出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