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确认首次手术是否切除完全
膀胱肿瘤的切除通常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完成。部分患者可能在初次手术中因视野受限或肿瘤较大等原因,无法保证全部病灶被切除。研究显示,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约30%-50%的病例可能在初次手术后仍存在残余肿瘤。
2.评估病理分期的准确性
了解肿瘤是否累及膀胱肌层对于后续治疗至关重要。如果仅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如膀胱灌注化疗;而如果已累及肌层(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通常需要更积极的治疗措施,包括全膀胱切除术或系统性化疗。一项研究表明,通过二次手术,可以提高病理分期的准确率,有助于制定更精准的治疗计划。
3.减少复发风险
残留的肿瘤组织可能成为复发的根源。数据显示,未进行二次手术的患者,其复发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在首次电切边缘阳性或切除深度不足的情况下。通过二次手术,可清除可能遗漏的微小病灶,从而降低复发概率。
4.作为后续治疗前的准备
在某些情况下,二次手术还可以为后续的膀胱灌注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创造更好的条件。例如,通过二次电切,可以修正首次手术的不规则创面,为药物接触提供均匀的环境提升治疗效果。
膀胱肿瘤的二次手术通常安排在首次手术后一周左右进行,以避免过早操作导致膀胱壁穿孔,同时也不能间隔过长以免延误病情处理。这一操作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清除病灶,还能为患者的长期生存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