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T-原发肿瘤:
T1:肿瘤侵入粘膜下层。
T2:肿瘤侵入肌层。
T3:肿瘤穿过肌层进入浆膜下层或非腹膜覆盖的结肠组织。
T4:肿瘤侵及邻近结构或穿通脏器表面。
2.N-区域淋巴结转移: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1-3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N2:4个或更多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3.M-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肿块的存在可能意味着病情已不再是早期,因此可能为较高级别的T分期。如果影像学检查或手术中发现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则病情可能进一步被评估为较高的N或M分期。
结合这些因素,乙状结肠癌的临床期可以从I期到IV期。其中:
I期通常指T1或T2,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N0,M0)。
II期指T3或T4,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N0,M0)。
III期指任何T级别,有淋巴结转移但无远处转移(N1或N2,M0)。
IV期指有远处转移(任何T,任何N,M1)。
在发现乙状结肠肿块后,需通过影像学、病理学等多种诊断方法综合评价,以确定具体的临床分期。这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的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及注意身体的异常变化,是早期发现结肠癌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