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体位性低血压通常被定义为从平躺到站立时,收缩压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将血液向上泵送至大脑。
2.常见诱因包括脱水、长期卧床、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抑郁药、降压药)的使用,或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3.老年人较年轻人更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动脉弹性降低和神经反射调节能力减弱。
4.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症状还可能提示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或各种类型的心力衰竭。
5.体位性低血压有时与糖尿病、帕金森病等慢性疾病有关,它们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遇到体位性低血压时,应避免突然站起,尽量缓慢改变姿势,保持良好的水分摄入,并在必要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和管理。这种情况的发生频率、严重程度及伴随症状如晕厥、视力模糊等应引起重视,以便排除其他潜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