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早期活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该尽早开始被动活动。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肢体抬高、伸展和弯曲动作,有助于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2.坐位平衡训练:训练患者在床边或椅子上保持独立坐姿,通过调整重心来增强躯干控制能力。这项练习有助于改善平衡感和协调性,是过渡到站立训练的重要一步。
3.站立与步行训练:初期可以借助行走辅助设备如助行器,逐渐增加站立时间和步行距离,重点关注患侧肢体的负重能力和步态对称性。
4.精细运动训练:通过手指操和抓握训练,帮助恢复手部精细运动能力。使用物理治疗设备,如握力球或者橡皮筋来增加难度和强度。
5.柔韧性和拉伸练习:每天进行适当的拉伸运动,以维持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同时减少肌肉痉挛。
6.耐力训练:包括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骑室内自行车或水中有氧运动,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整体耐力。
7.心理康复支持:除了身体锻炼,还应重视心理疏导,通过心理咨询或参与小组活动,提高康复信心和积极性。
坚持规律的康复运动,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将有助于最大程度地恢复功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确保安全并获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