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疾病性质:轻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出现轻微的慢性炎症,但没有明显的萎缩和腺体减少。这种类型的胃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病变程度较轻,不属于癌前病变。
2.常见病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约50%以上的患者与该细菌相关。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或布洛芬,有引发炎症的可能。
不良饮食习惯,包括过度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或者酗酒。
精神压力过大和睡眠不足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
3.症状表现:许多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也有患者会感到上腹部隐痛、胀气、恶心、嗳气等。部分人可能会伴随食欲减退或餐后饱胀感。
4.潜在风险:虽然轻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本身危险性较低,但长期炎症可能导致胃黏膜进一步受损。如果反复刺激或幽门螺杆菌感染持续存在,少数病例可能发展为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甚至更严重的病变。
5.治疗与管理:
如果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应按医嘱进行根除治疗,以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为主的三联或四联疗法常被推荐。
药物治疗如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可抑酸保护胃黏膜。
改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和饮酒;减少食用对胃有刺激性的食物;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
6.定期随访: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建议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查胃镜或其他相关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轻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并不可怕,但需要警惕可能的病因和并发症,通过合理治疗和健康管理可以使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