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是怎么回事

2025-03-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肠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是一种在结直肠黏膜上发现的异常变化,通常被认为是癌前病变的一部分。它代表了细胞结构和排列上的轻微异常,但尚未发展为癌症。

1.在肠镜检查中,医生可能会观察到结直肠黏膜上有一些形态不规则的息肉或组织区域,这些区域通过活检可进一步被确诊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2.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表示黏膜上皮细胞的轻度不典型增生。这种情况下,细胞显示出一些非正常的特征,如核的大小、形状改变和分裂方式异常,但这些变化还不够显著,不符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癌症的标准。

3.根据统计数据,大约有15%到25%的结肠息肉在活检后被确诊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这些病变通常生长缓慢,很少在短时间内转变成恶性肿瘤。

4.一般来说,对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定期监测和复查是常见的处理方式,目的是观察其是否发生变化或进展。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比如息肉大小、数量以及患者的健康史,制定个体化的随访计划。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虽然被认为是癌前病变,但多数情况下其短期恶变风险较低,重要的是进行定期监测以预防可能的癌变。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