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感染性因素:病毒性或细菌性肠炎是常见原因。此类感染会导致肠道分泌增多,排便时出现稀薄液体。比如,轮状病毒感染、沙门氏菌感染等可能引起腹泻,并伴随排气时液体渗漏。
2.肠黏膜炎症或溃疡:慢性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导致肠壁受损,黏膜分泌异常。这种情况下,稀薄黄水可能含有少量黏液甚至血液。
3.脂肪代谢问题:胆汁分泌过多或脂肪未被充分吸收时,会使大便油腻且颜色偏黄,有时排气时也会带出黄色液体。
4.饮食相关因素:高油脂、高辣刺激性食物可能加重肠道负担,引发暂时性腹泻,导致放屁时排出液体。
5.痔疮及直肠疾病:内痔或直肠炎症可能引起黏液性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在排气过程中被带出。
6.药物或毒素反应:使用抗生素或某些药物可能改变肠道菌群,引发假膜性结肠炎,从而导致液体分泌增加。
建议密切观察是否存在其他症状,如腹痛、发热、大便次数增多或异味加重。如果症状持续超过2天或恶化,应尽快就诊进行专业检查,例如粪便常规、镜检或肠镜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