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肠道动力不足
当肠道蠕动功能下降时,食物残渣在肠道内移动变慢,可能导致便秘。这种情况多见于缺乏运动、高龄人群或长期过度依赖泻药的人。肠道动力不足也可能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或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
2.饮食纤维摄入不足
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并增加粪便体积。如果日常饮食中缺乏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等高纤维食物,容易出现大便干结和排便困难。
3.水分摄入不足
水分是肠道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如果饮水量不足,粪便容易变得干燥坚硬,难以顺畅排出。
4.生活习惯问题
长期久坐、缺乏运动或者忽视便意是导致便秘的重要行为因素。特别是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神经调节可能受到影响,进一步加重排便困难。
5.心理因素
压力、焦虑等心理状态会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影响胃肠道功能,从而引发肠道蠕动异常和便秘。
6.特殊疾病或药物副作用
一些器质性疾病(如肠梗阻、肿瘤、炎症性肠病)可能直接影响排便。另外,一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钙通道阻滞剂和铁剂,也会对肠道产生抑制作用。
如果长期不能排便,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排除严重病理性原因。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均衡饮食,多摄入膳食纤维和水分,同时养成规律的排便和运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