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感染性因素:
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是急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志贺菌、大肠杆菌等,可能来源于不洁的食物或水。
寄生虫感染,如贾第鞭毛虫,也可能导致腹泻,尤其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2.饮食相关因素:
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会导致食源性疾病,引发急性腹泻。
对某些食物的不耐受,如乳糖不耐受,会因乳制品摄入过多而出现腹泻症状。
辛辣、油腻或刺激性食物可能导致肠胃敏感人群出现短暂性腹泻。
3.药物反应:
抗生素使用后引发的菌群失调性腹泻较为常见。
某些药物,如泻药、一些抗酸药和化疗药物,也可能导致腹泻作为副作用。
4.功能性或炎症性肠病:
肠易激综合征可表现为腹泻型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也可能突然诱发腹泻症状。
5.其他原因:
情绪紧张或压力过大可能引发功能性腹泻。
内分泌紊乱,如甲亢,会伴随代谢增快,出现腹泻。
慢性病史患者如糖尿病,若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可能导致腹泻。
如果腹泻持续时间较短且未伴随严重症状,多与轻微感染或饮食有关,可通过补充水分、电解质自行恢复。但若出现高热、粪便带血、剧烈腹痛或超过48小时无改善,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