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急性胃炎
胃黏膜受到刺激或损伤时,容易出现胃部不适、恶心甚至呕吐。常见诱因包括饮食不当、进食过于油腻或辛辣的食物、饮酒、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
2.胃食管反流病
由于胃酸反流至食管,会引起胃部灼热感、胸骨后不适、恶心及腹痛。这种情况夜间或餐后较为常见。
3.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胃壁或十二指肠黏膜被胃酸侵蚀形成溃疡,可能导致上腹剧烈疼痛、恶心、呕吐,严重时还会出现便血或呕血。
4.病毒性胃肠炎
病毒感染是导致急性胃肠道症状的常见原因,伴随恶心、呕吐、腹泻和发热,多发生在感染后数小时至几天内。
5.胆囊疾病
胆囊炎或胆结石也可能引起右上腹疼痛,同时伴有恶心和呕吐,常在油腻食物摄入后加重。
6.食物中毒或过敏
某些变质食物或对某些成分过敏会迅速引发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
7.应激性反应
情绪紧张、焦虑或压力过大会刺激迷走神经,导致胃部不适症状出现。
8.妊娠早期反应
怀孕初期的激素水平变化会导致胃部不适和恶心,尤其是早晨较为明显。
9.胰腺疾病
胰腺炎可引起腹部剧烈疼痛,同时伴随恶心和呕吐,疼痛通常向后背放射。
10.其他因素
包括缺乏规律饮食、睡眠不足、运动量减少,以及一些慢性系统性疾病也可能表现为上述症状。
对于持续或严重的肚子疼、胃部不适和恶心,应尽早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加重或延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