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不同类型的肝炎病毒(如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全球约有3亿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慢性丙型肝炎也影响约5800万人。这类疾病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肝硬化或肝癌。
2.脂肪肝
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因脂质堆积在肝细胞中而导致的一种代谢相关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在成年人中高达25%至30%,与肥胖、糖尿病、高血脂密切相关。脂肪肝若长期得不到控制,可能发展为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
3.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其特点是肝组织纤维化及假小叶形成。常见诱因包括长期酗酒、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脂肪肝。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门静脉高压、腹水及肝功能衰竭。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肝硬化相关并发症。
4.肝癌
原发性肝癌,尤其是肝细胞癌,占全球癌症相关死亡人数的第三位。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肝硬化及黄曲霉毒素暴露是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可通过手术或局部治疗提高生存率,而晚期通常预后较差。
5.胆石症
胆石症是由于胆汁中的成分失衡,结晶沉淀形成的结石,可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恶心等症状。女性、肥胖者及40岁以上人群是高危人群。未经治疗的胆结石可能引发胆囊炎或胰腺炎。
6.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多由胆结石阻塞胆囊管,引起胆囊内压力增加及炎症反应。常表现为发热、右上腹剧痛及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则多次发作后出现,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肝胆疾病的防控需要从早期干预、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及定期体检开始,避免疾病进展至不可逆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