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合理选择辅助排便工具
对于下半身无法自由活动的老年人,可以使用便盆或便椅。这些辅助工具应具备稳固性和舒适性,便于老年人长时间使用。高度可调便椅能够减少转移时的不便,同时避免姿势不当引发的身体不适。
2.实施便秘或失禁管理
老年人因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容易出现便秘问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如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进行改善。对严重便秘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通便药物或灌肠剂。如果存在大便失禁,可选用成人纸尿裤或床上防水垫,并定期清理,确保皮肤干燥以预防褥疮。
3.适当采用移动设备转移协助
如果老年人的上半身力量尚好且有人协助,可通过滑板、转移带等工具帮助转移到马桶或便椅上完成排便。若缺乏自主移动能力,则需借助电动移位机等设备,保护老年人及护理人员双方的安全。
4.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
由于神经系统受影响,下半身残疾的老年人可能丧失排便感知能力。可以设定每天固定的排便时间,通过惯性刺激建立条件反射,促进规律排便。也可配合腹部按摩,顺着结肠方向轻柔按压,增强肠道蠕动。
5.关注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
长期依赖他人协助排便,可能会导致老人心理负担加重或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家属和护理人员需注重沟通方式,营造轻松氛围,给予必要的尊重和关怀。
下半身残疾的老年人在排便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照护。科学选择辅助手段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需注意卫生清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