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早期阶段(0-2周):
休息与冰敷:减少疼痛和肿胀。建议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日3-4次。
使用护具:佩戴支架以限制过度的关节活动,提供外部支持。
被动活动:在安全范围内进行轻柔的屈伸活动,不超过疼痛耐受界限。
2.中期阶段(2-6周):
弹力带练习:利用低阻力弹力带进行腿部伸展和弯曲,增强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的力量。
静态平衡练习:单腿站立训练,持续30秒至1分钟,以改善本体感觉和平衡。
骨盆提拉:躺卧位时,抬高骨盆,保持核心肌群的紧张状态,每次10-15秒,重复5-10次。
3.后期阶段(6周以上):
力量训练:逐步增加重量,可进行深蹲或腿举练习,加强下肢肌肉。
动态稳定性训练:使用不稳定表面如平衡板,进行动态平衡和协调训练。
跑步机训练:开始慢走,逐步增加到慢跑,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节奏。
康复过程中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训练强度和进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二次损伤。如果出现剧烈疼痛、肿胀加重或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