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是什么

2025-04-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病情分析: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是一种由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而导致的骨密度降低和骨骼脆弱的疾病。这种骨质疏松是继发性的,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它是由外部因素引发的。

1.糖皮质激素通过影响成骨细胞的功能,抑制骨形成,导致骨量减少。研究显示,常规剂量的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在数月内将骨密度减少6-12%。

2.此类激素还增加破骨细胞活性,加速骨吸收,使骨矿物质丢失。第一年内,骨折风险增加30-50%,达到治疗剂量的高峰期时尤为明显。

3.糖皮质激素能够干扰钙的吸收和代谢,使得机体难以维持正常的钙平衡,从而进一步损害骨骼健康。

4.骨密度的下降主要发生在椎体骨和髋部,这些部位的骨折风险最高,特别是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超过三个月的患者中。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可能包括骨痛、身高减小、驼背等。为了预防或减轻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医生通常建议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同时采取一些保护骨骼的措施,如补充钙和维生素D、定期进行负重运动以及在必要时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骨密度监测也有助于早期发现和管理此类骨质疏松。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