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感染性肠炎: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可能导致肠道黏膜分泌增加,产生类似果冻的粘液。常见的病原体包括沙门氏菌、志贺菌及诺如病毒等。
2.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会引起肠壁损伤和分泌粘液。这类疾病往往伴有腹痛、腹泻及体重减轻等症状。
3.肠易激综合征:这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表现为肠道运动异常,可能伴随粘液排出,但不一定会有明显的组织损伤。
4.肠梗阻:部分或完全的肠道阻塞可能迫使肠道分泌过多的粘液,以帮助通过狭窄部位。
5.肠息肉或肿瘤:这些结构异常可能引起局部炎症和过量粘液分泌,尤其是在结肠中下部。
如果大便持续呈现果冻状并伴有其他症状,如腹痛、血便或体重下降,应尽快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及时处理可以防止潜在病变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