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残留或复发的痔疮
手术虽然能切除病变的痔组织,但并不能完全避免新痔的形成。如果术后不注意生活方式和饮食规律,痔疮有可能再次出现,从而导致便血。
2.肛裂
如果排便过于用力或长期存在便秘问题可能导致肛管黏膜裂开,这种情况常伴有疼痛,并在排便时出现鲜红色出血。
3.直肠或肛门黏膜损伤
进食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使用不当的清洁方式都有可能导致局部黏膜受损,引起少量便血。
4.直肠息肉或肿瘤
尽管可能性较低,但需要排除是否存在直肠息肉或恶性病变。此类疾病也可能表现为间歇性便血,颜色以鲜红或暗红为主。
5.炎症性肠病
某些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也可能引起便血,可能同时伴有腹泻、腹痛等症状。
6.其他肛周疾病
肛周脓肿、瘘管感染等疾病可能引起肛周出血,尤其是在术后区域感染或愈合不良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
7.术后疤痕影响
一些人在痔疮手术后的愈合过程中,可能会形成异常的疤痕组织。这些组织可能因摩擦或压力破裂,从而引发出血。
8.药物或系统性疾病
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或存在全身性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也可能出现便血症状。
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通过肛门指检、电子直肠镜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明确出血来源,同时结合病史和检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