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局部麻醉的目的:通过注射麻醉药物,阻断肛门周围神经传递痛觉信号,使手术区域暂时失去疼痛感。通常选择能持续较长时间作用的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或布比卡因。
2.麻醉前的准备:患者需要进行常规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手术。同时需清洁肛周皮肤,并使用灌肠剂排空直肠内容物,以降低感染风险和术中干扰。
3.麻醉的实施过程:
患者取膝胸位或者侧卧位,根据手术需求选择体位。
在局部皮肤表面涂抹碘伏消毒液,反复消毒至少3次。
使用细针注射器,将麻醉药物缓慢注射到肛门周围的皮下组织和深部肌肉层,尤其是肛管直肠环附近。
注射过程中会绕过明显的脓腔或炎症区域,以避免药液扩散不均匀。
等待5-10分钟,检测麻醉是否充分,通过轻微刺激确认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是否消失。
4.手术操作:麻醉后,医生会根据肛瘘的复杂程度进行不同类型的手术,包括瘘管切开术、挂线疗法等。在整个过程中,医生会随时关注患者的舒适度和麻醉效果。
5.术后处理:手术完成后,局部麻醉的作用一般可维持数小时。为了预防伤口感染和缓解术后疼痛,可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止痛药物,同时加强术后护理。
局部麻醉的优点包括减少全身麻醉的风险、术后恢复较快,但并非所有肛瘘患者都适合此方式。如果瘘管较为复杂或伴有其他疾病,可能需要考虑其他麻醉方法来保证手术效果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