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不进食是否能降低血糖

2025-03-1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病情分析:长时间不进食可以在短期内降低血糖水平,但这种做法并不推荐作为控制血糖的长期策略。

1.血糖的来源:人体血糖的主要来源是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在短期内停止进食会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因为没有新的糖分进入血液。但人体有调节机制来维持血糖稳定,如肝脏会分解储存的糖原释放葡萄糖以维持供能。

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帮助细胞吸收葡萄糖以降低血糖,而胰高血糖素则在血糖过低时促使肝脏释放储备糖。长时间不进食会激活胰高血糖素,可能在一段时间后稳定血糖,而不是继续降低。

3.酮体产生:持续不进食超过大约12小时后,身体可能开始分解脂肪酸产生酮体用于能量供给。这种情况虽然减少了对葡萄糖的需求,但并非健康的长期降糖方式。

4.潜在风险:长时间不进食可能导致低血糖症状,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或需要稳定血糖的人而言。低血糖可能引发头晕、心悸、意识模糊等严重问题。代谢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

尽管短期禁食能够暂时降低血糖,但长期看,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和必要时药物调整才是有效的血糖管理策略。盲目或极端的方法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