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术后肠道适应过程
肠癌手术常涉及部分结肠或直肠切除,术后肠道的吸收和储存能力可能受到影响。特别是如果进行了直肠前切除术或造口手术,早期容易出现稀便或腹泻。这种状态通常在术后几周至几个月逐渐改善。
2.饮食因素
术后饮食可能直接影响排便性状。如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高脂肪或高纤维饮食,可能加重肠蠕动,引起稀便。推荐采用少渣、低脂、易消化饮食,例如:
每天分4-6餐小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避免辛辣、油炸食品以及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料;
增加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香蕉、苹果泥,以帮助成型粪便。
3.水电解质平衡
稀粘便可能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流失,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脱水症状。需注意每日饮水量,保证2000-2500毫升,同时适当补充盐分。如果伴随明显疲劳、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
4.益生菌及药物干预
益生菌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减轻稀便或腹泻症状。例如某些乳酸杆菌类制剂或双歧杆菌类制剂可能有效。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泻药(如蒙脱石散)或调节肠道功能的药物也是常见选择。
5.病情监测
如果稀便持续时间过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如腹痛、发热、大便带血等,可能提示感染、吻合口炎症或肿瘤复发的可能,需立即就诊并进行检查,包括大便常规、血常规或影像学评估。
术后肠道功能恢复需要时间,日常需关注排便变化,保持规律作息和健康饮食,同时定期复查以避免遗漏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