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输尿管结石小于6mm时,自行排出的概率较高。研究显示,直径在4-6mm的结石排出率约为60%-80%。如果结石靠近膀胱部位,排出概率会进一步增加。相对而言,越靠近肾脏的位置,排出难度越大。
2.症状是关键判断标准。如果结石引起了严重的疼痛、血尿、频繁尿急或尿路感染,应优先考虑干预措施。如果伴有肾积水或肾功能受损风险,则必须立即处理,以避免长期肾功能损害。
3.观察时间也是决定因素。如果经过2-4周的药物和饮水疗法后,结石仍未排出或者导致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则可能需要采取额外措施,例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4.个体差异也要考虑。男性患者与女性相比自然排石的效率更低。如果合并肥胖、解剖结构异常或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碎石的可能性也会增高。
建议结合症状严重程度、结石位置以及其他风险因素,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如果病情稳定且无明显不适,可先尝试保守治疗;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合并症,则需要及时采取碎石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