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发热分类:中医将发热分为风寒、风热、暑湿等不同类型。风寒感冒常表现为畏寒重、无汗、头痛、鼻塞清涕。风热感冒则以高热、汗出、咽喉肿痛、鼻塞黄涕为主。暑湿感冒多见于夏季,伴有身重乏力、胸闷纳呆。
2.病因分析:从病因角度,中医认为发烧主要由于外邪侵袭人体,或机体功能失调所致。外邪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内因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如脾虚运化失职、心火亢盛、肝郁化火等。
3.治疗方法:在治疗上,中医强调通过辨证论治,根据患者体质和症状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药及疗法。例如,针对风寒型发烧可选用辛温解表药物如麻黄、桂枝;风热型发烧可选用辛凉解表药如薄荷、牛蒡子;暑湿型发烧则可能需要芳香化湿药如藿香、佩兰。
4.调理建议:除了药物治疗,中医也注重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建议适当休息,保持空气流通,多饮水,以帮助退热及促进康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生冷食物。
中医对待发烧更注重个体差异和整体调理,通过辩证施治来提高身体抵抗力,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注意防止因过度应用药物而造成的不良反应及其对机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