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发病机制:
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使得葡萄糖无法有效进入细胞。
胰岛素分泌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胰腺的β细胞功能逐渐衰退,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
2.风险因素:
家族史: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年龄: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较高,但近年来年轻化趋势明显。
超重和肥胖:体重指数(BMI)超过24的人群患病风险增加。
妊娠糖尿病历史:曾患妊娠糖尿病的女性以后患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更大。
生活方式:缺乏运动、饮食不健康、高脂肪饮食均为重要诱因。
3.症状和并发症:
常见症状: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疲劳、视力模糊。
并发症:心血管疾病、肾病、神经损伤、视网膜病变、足部溃疡和感染等。
4.诊断方法:
空腹血糖测试:空腹时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如果≥7.0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如果≥6.5%,可诊断为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摄入一定量葡萄糖后测定血糖值,如果2小时血糖值≥11.1mmol/L,可确诊糖尿病。
5.治疗和管理:
饮食控制: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
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必要时使用胰岛素。
定期监测:定期测量血糖、血压、血脂,并进行眼底检查和足部检查。
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需要综合考虑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同时需定期监测各项健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