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发病机制:轻度脑梗塞通常由小血管堵塞或供血不足引起,导致局部脑组织缺氧坏死。常见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
2.症状表现:症状较轻,大多为短暂性或轻微神经功能障碍,如一侧肢体无力、面部麻木、言语困难和眩晕等。这些症状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可能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3.诊断与评估:通过CT或MRI确认梗塞部位及范围,还需进行血液检查、心电图和超声波等检查,评估相关危险因素和并发症。
4.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方面,常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降压药和调脂药等。生活方式干预方面,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健康饮食,控制体重和定期体检等均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5.预后与随访: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避免进一步损害。定期随访,监控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减少复发和并发症风险。
轻度脑梗塞虽属轻度病变,但不可忽视。及时就医、合理治疗和积极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再发风险,保持良好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