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脱水:在高温环境中,人体通过出汗散热,导致大量体液丢失。如果补充水分不足,容易引起脱水。脱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进而引发头晕、乏力等症状。成人每天正常需饮用约2-3升水,高温天气应适当增加饮水量。
2.低血压:在高温条件下,人体血管扩张以帮助散热,但这可能导致血压下降。低血压会使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头晕、眼花等症状。根据统计,成年人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以及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即为低血压。
3.中暑: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停留或剧烈运动可能导致中暑。中暑是指体内热量无法及时散发,体温迅速上升,并伴有头痛、恶心、晕眩等症状。重度中暑甚至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立即处理和就医。
4.热衰竭:这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体内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所致。热衰竭表现为严重的虚弱、头晕、恶心、呕吐和肌肉痉挛等。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多饮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穿着透气衣物等,以预防高温导致的不适。若出现持续性头晕等不适症状,应尽快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