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药物治疗:
a.高渗盐水或甘露醇:这些药物通过引发渗透性利尿作用,减少脑组织中的水分,从而降低颅内压力。高渗盐水通常使用3%溶液,而甘露醇剂量一般为0.25-1g/kg。
b.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可以减少炎症和脑水肿,但主要用于肿瘤或特定类型的脑病患者。
2.机械通气:
a.过度通气:通过增加呼吸频率使二氧化碳水平下降,导致血管收缩,减少脑血流量,进而降低颅内压力。目标PaCO2通常在30-35mmHg之间。
3.外科手术:
a.去骨瓣减压术:通过移除部分头骨,直接增加颅腔容积以缓解压力。
b.脑室引流术:通过在脑室内插入导管,排出多余的脑脊液。
4.体位调节:
a.将床头抬高约30度:有助于促进脑脊液和静脉血液回流,减少颅内压力。
5.限制液体摄入:
a.控制液体输入量,可以减少体液总量,间接降低颅内压力。
采取综合措施能够更有效地管理颅内压力,临床选择应根据具体病情决定。